肚子上的“救生圈”在悄悄膨胀
“我吃面条从来不长胖啊!”这话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?但事实并非如此。面条虽然看起来纤细,热量却一点都不低。一碗普通的素面条(约100克干面),热量就有340大卡左右。而当你在面条上加上肉酱、卤蛋、油泼辣子……热量就像滚雪球一样,瞬间飙升到500大卡以上。更糟糕的是,面条的饱腹感并不持久。吃完一个小时,肚子就开始“咕噜咕噜”地抗议,仿佛在说:“主人,我还没吃饱呢!”长期这样高热量摄入,体重就会像气球一样慢慢膨胀,肚子上的“救生圈”也会越来越厚实,向你发出“感谢”的信号。
营养不均衡,维生素在“呼救”
面条虽然好吃,但它的营养构成却像一片贫瘠的土地,缺乏丰富的营养元素。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,蛋白质含量少得可怜,维生素和矿物质更是几乎为零。有人可能会说:“我面条里加了菜和肉啊!”但问题是,大多数人的面条里,蔬菜只是点缀,肉也只有一点点。一碗拉面,青菜可能还没有你手掌大。营养学家告诉我们,健康饮食应该是“三分之一碳水、三分之一蛋白质、三分之一蔬果”。但一碗面条下去,基本是“碳水占大头”,营养严重失衡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明确指出,均衡膳食需要“谷类为主、多样搭配”,而不是“面条为主、天天不换”。就像一辆车,如果只加一种油,发动机也会“罢工”。
肠道菌群在“抗议”,它们需要多样化
肠道被称为人体的“第二大脑”,里面住着上万亿个菌群小伙伴。这些小家伙喜欢什么?当然是多样化的食物!但如果你天天吃面条,肠道菌群多样性就会像被砍伐的森林一样,逐渐减少,导致“有益菌减少,有害菌增多”的局面。特别是那些精制面条,膳食纤维少得可怜,肠道蠕动变慢,便秘就会找上门。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的研究表明,长期单一摄入精制面食的人群,肠道有益菌(如双歧杆菌)数量显著降低,而产气荚膜梭菌等有害菌则相对增多。肠道菌群在默默抗议:“主人,我真的受不了了!”
面条,其实可以吃得更健康
看到这里,你可能会问:“那面条还能吃吗?”当然可以!面条并不是洪水猛兽,关键是要学会聪明地吃。控制频率很重要,每周吃面条2-3次就好,别天天吃。其他时间可以换成糙米饭、杂粮粥、全麦面包等更健康的主食。面条的搭配也很关键。想吃得健康,面条:蔬菜:肉类的比例最好是1:1:0.5。没错,蔬菜应该跟面条一样多!选择全麦面、荞麦面、杂粮面等粗粮面条,膳食纤维更丰富,血糖上升也更平缓。
面条的烹饪方式也很重要。少油、少盐、少糖,汤底清淡为佳。那种油腻腻的炸酱面、麻辣烫面,偶尔吃吃就好!还有个小秘诀:吃面条的时间也有讲究。面条在一天中什么时候吃也很有学问。早上和中午吃面条比晚上好,因为白天活动量大,碳水能被更好地消耗掉。晚上吃面条,尤其是睡前3小时内大吃特吃,多余的碳水就会乖乖地转化为脂肪,安家在你的肚子和大腿上。
“啊,我最爱的宵夜面条!”没错,就是它!你夜宵吃的那碗面,简直就是“脂肪制造机”啊!
人生就像一碗面,偶尔来一碗够味的,比天天一碗寡淡无味的要幸福得多。面条不是妖怪,吃法不当才可怕。面条作为中国传统美食,只要吃法科学,一样可以是健康饮食的一部分。关键是要做到:不天天吃、搭配多样化、选择更健康的面条品种、控制好烹饪方式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